办公室电话:0573-86513310
举办单位:海盐县澉浦镇归国华侨联合会 海盐县澉浦镇台胞台属联合会

我的三次搬新家

网站编辑:海盐县澉浦镇归国华侨联合会 │ 发布时间:2019-09-13 

        我今年刚好70周岁,是一个与新中国一齐成长的人。70年来,我亲眼目睹了祖国的沧桑巨变。亲历了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今天我就从我生活的历程中三次搬新家来说说吧!

       第一次搬家是1978年,当时太湖流域南排工程长山河开挖,我家在拆迁之列。

  当时农民都很穷,住的房子都很破旧,一家连着一家的。听说要叫大家拆旧房子造新房子,人人响应。那是10月的一天,我去澉浦北大街出海排涝工程办公室领取拆迁补助款。工作人员算盘拨了几下,给我拿了个信封,里面装了1200元钱,全是10元的面额,厚厚的一叠。天那!我从没见过这么多的钱!我用发抖的手,恍恍惚惚地把钱数了几遍。回家的路上,我用手捂着口袋,心里像装了七八只小兔,七上八下跳个不停,生怕钱飞走了,一路小跑,回到了家。

  拿到了建房的补助款,经生产队集体合计,很快落实了每家每户造房的地基。我家泥木工师傅来测量地基时说,这块地可造七间平房。前面是田,地势低,院子要填土。当时我对师傅们建房提的要求是地基高一点,这样来得通敞,房子要有前后窗,中间三间房子前面要有一条走廊。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房子就造好了。

  啊!七间平房就在大池河边巍然矗立,从大池河对面路过的人看了我们的房子,人人交口称赞。在70年代,这算是一幢造型新颖的房子:明亮的玻璃窗, 光滑的水泥地,房子前后都有窗。而且造在河边,洗涤十分方便,蓝天白云,房子的轮廓倒映水中,漂亮极了,我家的新房子成了那儿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二个月后,我们很快搬进了新房子,这天晚上,我激动得大半夜没睡,心中感慨万千。早年,爸爸的弟兄多,大家挤在一起,好多房子成了公用的走廊。现在政府搞建设,大家各立门户,这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老母亲脸上天天挂着笑容,她还在走廊上用砖块搭了一个放煤炉的砖框,从此再不会被煤气熏了。勤劳的母亲肩扛手提,在新家前面的低地里填上土,种上了果树。六月份,树上的桃子成熟了,每当我下班,就从树上摘下一脸盆桃子,全家老少围在一起,一边削着桃子皮,一边品尝自家的新鲜果子,那兴奋劲儿别提了,这真是一种天伦之乐。每到秋天,黄澄澄的桔子挂满树梢,不仅自用,还可送给亲戚朋友或者出售补贴家用。

  第二次搬新家是在1998年,学校造了教工宿舍楼,我分到了一套85平米的房子。房子层次很好,在三楼。房子的装修比78年造平房时强多了:房子吊顶,客厅铺地砖,房间铺木板,卫生间装上了沐浴器,厨房台面用上了白瓷砖。墙面粘贴了墙布,还请木工做了几个大衣柜,衣服可以挂在里面了。从没住过楼房的我,第一夜住进去又是大半夜没睡,啊,房子漂亮极了,站在房间的南窗口,放眼望去,是一个大操场,真可以用一马平川来形容。当时正是夏天,操场上树叶飘动,房间里就凉风习习,那种从来也没感受过的舒适度填 满了我心中,更多的是心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只化了三万多一点钱啊,国家就给了我这那么大一套楼房,好幸福啊!

  转眼间,2018年到了,澉浦镇政府下进行老集镇综合治理。按照规划,78年开长山河时我老家的平房需造迁拆。说实话,政府领导来找我谈话时,我思想上有一定的顾虑,这可是老祖宗留下的基业,作为后代,我理应传承保护好。但经过领导的劝说,我也逐渐想通了,我是个人民教师,应该服从大局,起个模范带头作用。于是我主动到政府去签了协议,镇政府领导知道我签好了协议,就发短信给我,代表澉浦镇人民政府向我表示感谢,感谢老师对政府工作的大力支持。当我收到这短信时,心中的确感到热乎乎的。

  这是我第三次搬进了新家——石帆新村,我把两套新房子分给了两个女儿,每人一套。装修房屋时,我又提了要求,装修房子用的材料要求环保,质量要好,冰箱要买个大一点的,电视机也要60寸的,家具买了一套仿红木家具,亲戚朋友来玩,看了新房子,人人赞不绝口,我心中也十分满意。

  小区的环境十分整洁,美观,有专门清洁工,每天打扫卫生,房前屋后种满了花草,树木,我每天生活在花园里,星期天休息,女儿们也来石帆新村度假,有时还叫上几个知心朋友大家一起欢聚,幸福生活乐陶陶。

  我是个普通的人民教师,搬了三次新家,越搬越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祖国70年来的巨大变化。祖国好,家才好。祖国美,家就美。我从心底里喊出一声:祖国,祖国,我爱您!

郭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