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南北湖省级风景名胜区
西大街民房
澉浦街头
小吃街
十字街口
老澉浦味道饭店
南北湖风景
澉浦位于海盐县南端,地处浙北杭嘉湖平原东缘,钱塘江出口处。地理坐标:北纬30°26′30″,东经120°53′34″。东北距上海130公里,西南距杭州80公里,西北距嘉兴60公里。今镇境东、南临海,东北邻秦山街道,北连通元镇,西与海宁市黄湾接壤。澉浦古为浙北重镇,镇南黄道关海口,南对上虞,海道四通八达;西有谭仙岭,为古代通往杭州的陆上要道。沪杭公路(翁金线)穿境而过。水道西有六平申线,东有长山河连通太湖流域。
澉浦镇域地形属平原孤丘区,域内有低矮丘陵,植被茂盛。气候属东亚季风区,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4℃,年平均降水量1117毫米,平均无霜期约240天。全镇总面积65平方公里。辖澉浦、镇中、澉东、镇南、永乐、南北湖、南山、紫金山、茶院、六里、六中、保山、永新13个行政村,及六里、澉浦2个集镇居民委员会,人口32152人。
澉浦镇濒海,多山,有湖,山明水秀,风光秀丽。南北湖省级风景名胜区以镇西部的南北湖和湖畔鹰窠顶山为中心,向四周展开。南北湖面积1.06平方公里,湖周约6公里,东北西三面群山环抱,南面濒海。湖海之间一片黄似金屑的沙滩。湖光山色海景融为一体,风光独特。湖区竹篱茅舍,野花闲草,给人以纯朴的田园野趣。优越的气候条件、绿化水平以及四季不断的水果、竹笋等土特产,形成南北湖独特的个性,“幽、野、全”是它的最大特色。
澉浦素以古镇著称。宋《澉水志》引《水经》云:“东南有秦望山,旁有谷水流出为澉浦”,因名。据传,秦始皇东巡曾过澉浦,流下了秦驻山、长墙山、泊橹山等山名。三国吴赤乌中,康居国僧会,于金粟山麓建金粟寺,为江南最早的的三大寺之一。
唐开元五年(717)置澉浦镇,设镇将。历唐、吴越至宋代。其时澉浦建港,“近通广福,远涉诸番”。得益于港口,澉浦“四方八货所凑”,经济繁荣,发展成“通海巨镇”。
南宋都临安,澉浦成畿辅之地,沿海设防,开禧元年(1205)置殿前澉浦水军,额一千五百人。元初设中万户府,管军五千以上。至元十八年(1281)朝廷令征东留后军镇澉浦海口。
明洪武五年(1372)五月二十一日,倭寇肇犯澉浦,杀掠居民。十九年(1386)始设澉浦守御千户所,是年(1386)筑城御倭。永乐十六年(1418)改土城为砖石城,有旱门四,水门一。沿海修筑寨十六、烽堠四。嘉靖间(1522~1566)倭寇大肆骚扰东南沿海,遂设陆兵、水兵各一营,改备倭把总为以都指挥体统行事。
清顺治三年(1646)南明政权御史兼职方主事黄宗羲率兵三千渡杭州湾北上扎谭仙岭,谋图复明大业。道光二十二年(1842)四月,英国侵略军至乍浦大肆杀掠,又遣兵船由海道犯澉,澉民惊避。二十四年,为保卫海疆,经巡抚刘韵珂奏请,黄道关复设水师营,添拨铁炮;并建谭仙岭石城,设兵固守。
民国27年(1938)3月至31年11月,中国军队由此进出浙东西,打击日本侵略军。33年(1944)新四军浙东纵队海北支队渡杭州湾于黄沙坞登陆,在澉浦、六里一带活动,拟建立根据地。34年(1945)10月4日,新四军浙东纵队一部千余指战员奉命自四明山区北撤,渡杭州湾在澉浦登陆,遭国民党军队7个团包围袭击。新四军以澉浦城为依托,在扇子山、隐马山等激战16小时,在当地群众的支援下突出重围,北上苏北。今南北湖畔南木山留有新四军海北支队驻地旧址,荆山顶建有新四军北撤澉浦之战烈士纪念碑。
旧时澉浦城内街道皆石板铺设。以十字街口为中心,分中市街(今并入西大街)、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和南北两条小街,有巷弄18条(旧传有七十二条半弄),北门外有丁字街。1978年开挖长山河穿越澉浦城,城墙大半被拆除,今仅存西侧土城墙、西城门及西护城河。2018年,澉浦镇(区)党委、镇政府结合小城镇综合治理,修缮了西城门、疏浚了西护城河。
澉浦在宋代为一外贸口岸,商旅阜通,镇市繁荣。当时设官颇盛,有监澉浦镇税兼烟火公事、盐官,又有酒官、木官、市舶官等职。“缘宋都临安,四方百货所凑,澉为近畿地,海舶由龛赭入钱塘者,阻于江湍,以收泊澉壖为便,番货因而毕集”(明天启《海盐县图经》)。当时澉民“唯招接海南诸货,贩运浙西诸邦,网罗海中诸物以养生”(宋《澉水志》)。元至元十四年(1277)立澉浦市舶司(《元史·食货志》),“每岁招集舶商,于番邦博易珠翠香货等物,番舶皆萃于浦”(弘治《嘉兴府志》)。由是人烟辐凑,商贾云集。《图经》因云“镇大者曰澉浦”。
明初防倭禁海,豪商大贾尽散去,镇市非复昔时之盛。“男唯力穑渔樵”,“兼以伐山煮海营生,妇女善绩麻,更以织苎布为业”。清初弛海禁,康熙二十四年(1685)复设口岸,属宁波府镇海海关十五口岸之一,终因海港淤塞,加之邻近上海港兴起,黄道关商贾寥寥,迥非昔比矣。同治光绪年间,澉人赴沪经商做工者渐众,资金亦随之外流。城外居民多务农桑,山区则以种植茶果为生,沿海居民以煮盐为业,亦兼务农桑。作为主要副业织苎布者甚众,约有数百家。宣统元年(1909)苎布(夏布)年产量仅粗夏布一类就有7000余匹。镇市商铺大小近百家,略具规模者40家,其中典当3家,夏布庄7家。民国年间,经济发展缓慢,抗战期间,澉浦沦陷,经济岌岌可危。日本投降后国民党统治期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再加苛捐杂税,农村凋敝,市井萧条。
建国后百业待兴,政府致力于恢复与发展农业、手工业生产一环,经过多年努力,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78年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企业蓬勃兴起,农业迅猛发展,商业也日新月异,澉浦古镇重新焕发新貌,又一次成为浙北、嘉兴市重要市镇之一。
2018年,全镇以“五大工程”“十大战役”为抓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高质量推进经济美丽、环境优美、生活美好的“三美澉浦”建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1.5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919万元,同比增长14%;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50元,同比增长9%。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均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一、注重提振实体经济,产业转型迈出新步伐
1.工业经济提质发展。坚持工业强镇不动摇,加大工业投入力度,完成工业投资4.7亿元,增长25.5%(新统计口径)。全镇规上工业产值达39.47亿元,增长17.2%;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率、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规上工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均排名全县第一。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全年净增亿元企业1家、规上企业4家、个转企15家。实施机器换人项目16个,技改项目16个。突出精准招商。狠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突出招大引强,提质增量,盯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全年引进市外内资7.2亿元。引进3-5亿元大项目2个,计划总投资9亿元。开展零地招商,成功引入绿色增材制造装备产业化项目,“国千人才”项目引进实现零的突破,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狠抓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落实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推动重大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达产。全年签约项目5个,新开工建设项目8个,10个重大工业项目完成投资4.4亿元,其中浙江中拓年产60万吨优特钢精线建设项目成功入围省重大产业项目。
2.全域旅游升级发展。以品质提升深化全域旅游,加快打造全域旅游发展升级版。规划升级,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高质量完成南北湖风景名胜区总规和控规修编,顺利通过省级批复,为景区新一轮开发建设提供规划依据。启动《海盐南部滨海片区总体概念规划》编制,高起点谋划南部滨海片区45平方公里未来发展的“大棋盘”。景区升级,打造休闲旅游目的地。注重南北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在省级风景名胜区管理评价中评为优秀等次,获全省通报表扬。黄沙坞治江围垦工程完成竣工验收。实施景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完成换乘中心改造、蝴蝶岛提升等工程,启动荆山里田园度假项目。推动旅游标准化建设,规范优化路牌标识,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加大宣传营销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增强能见度,全方位提升南北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景区全年接待游客287万人次,同比增长13%。业态升级,培育旅游经济新增长点。加大服务业招商力度,全年引进“世界500强”绿地集团等三产服务业企业17家。凤凰山地块完成土地出让、北木山地块阿那亚度假村项目完成商务洽谈、《漂亮的房子》启动前期拍摄,积极推进新市镇111亩地块招商。发展乡村旅游,开展“五星达标A级创建”工作,新增A级景区村庄2家。湖光山舍·五味线获评全市美丽乡村精品线第二名,受到县委县政府通报表扬。积极助推特色民宿发展,木心居、草木间等民宿正式对外营业,商玉客栈获评省级首批银宿级民宿,并入选“最受欢迎的浙江民宿top10”。坚持影游结合,全年接待《回龙岗》等24个影视剧组前来取景拍摄,实现影视制作销售1.13亿元。精心打造南北湖红色旅游,举办各类大型节庆旅游活动23场。
3.现代农业稳健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和经济生态化,成功列入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创建名单。充分利用围垦区和富硒土壤资源优势,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完成农业生产性投入1.2亿元,紫金山润力生态农业开发项目列为县级重点项目。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省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4家、县级规范化家庭农场1家。重视农业品牌建设,“猴恋伊”枣蜜桃获浙江精品果蔬展销会优质奖和嘉兴市精品果蔬农展会金奖。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建设,新增无公害产品、产地2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增建立可追溯体系企业7家。加大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道路运输拖拉机报废淘汰率达100%,全镇平安农机示范村实现全覆盖。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成权属调查6970户,实测承包地面积22570亩,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完成村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
二、注重增强内生动力,发展动能得到新释放
科技创新活力显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广聚创新要素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全镇规上企业研发经费(R&D)投入1亿元元,占GDP比重增长5%;新增省中小型科技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企业上云29家,浙江欣兴工具有限公司获浙江制造认证;申报发明专利96项,授权22项,孵化器面积达10000平方米。完成省市重点拟股改上市后备库企业2家,新增股份制企业2家。开展各类精准化引才活动,全面落实人才政策,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全年引进硕士(副高)及以上高层次人才30人,其中博士5人,引育“万人计划”人才2名。
要素保障全面加强。启动长墙山和六里工业园区控规修编,对园区的规划定位、功能结构、用地界线、用地性质等方面重新进行了科学布局和合理规划,确保产业的集中、集聚、集群发展。坚决破除坛坛罐罐,开展“四无”企业和落后产能淘汰整治,完成关停腾退250家,入区入园3家,整治提升4家,全面完成县级下达目标任务。强势推进拆(搬)迁,完成景区外拆(搬)迁244户,征收集体土地631亩,收储国有土地76亩。全年完成土地出让592亩,完成土地复垦293亩(其中“四无”企业整治完成土地复垦84亩)。强化资金要素保障,抓好项目融资,推进旅投集团“平转实”和2A评级工作。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六里和长墙山工业园区全年完成投入1.4亿元,同比增长140%,完成长墙山工业园区东方路建设和20千伏高压路线提升工程。推进“两创中心”建设,启动长墙山标准海塘建设前期工作。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牢牢抓住优化营商环境这个切入点,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和要素供给,增强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对重大项目推进手续实行全程代办与协调,实现重大项目节点完成率100%。完善班子成员联系企业制度,积极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共走访辖区企业247家,帮助解决问题22个。支持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通过外出考察、参加展会等多种形式提升经营能力,全年共组织浙江奥威狮集成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参加展会,进一步扩大企业市场影响力。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和“无差别受理”“全岗通”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三、注重坚持绿色宜居,城乡面貌实现新提升
城乡建设更美。坚持规划引领,先后启动澉浦镇域总规、澉浦老集镇控规修编以及村庄布点规划工作,进一步优化镇(区)空间布局,加快城镇发展。推进社区建设,完成翠屏小区五期及六期室外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启动翠屏小区公寓房建设。完成新市镇石帆新村安置小区建设工程,累计投入2.3亿元;安置小区五期高阳景苑工程顺利推进。开展“交通建设大会战”,完成农村公路等级提升12公里、大中修14.2公里,危桥改造10座,成功创建我县首个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完成农村公厕改造27座。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保山村基础版、茶院村升级版、紫金山村景观提升工程,累计投入3100万元。
生态环境更优。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重点线、六忠村河道治理示范项目及祝家浜河道护岸景观绿化工程,澉六河综合整治项目顺利推进,六里工业园区成功创建全县首个“污水零直排”工业园区,澉东村城长河成功创建“美丽河湖”。强势推进“三改一拆”,共完成“三改”面积52.2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27.8万平方米,“无违建镇”通过市级复评。积极推进垃圾减量分类工作,生活垃圾总量同比减少17%,垃圾分类处理中心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加大专项督查和日常巡查力度,进一步巩固生猪退养成果,扎实做好秸秆禁烧和护林护鸟工作,按时完成高滩违规养殖清退工作。大力实施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42亩,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突出贡献集体。
管理整治更实。开展澉浦集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整治范围2.24平方公里,共实施整治项目39个,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并获评省级样板镇。六里集镇被列入嘉兴市小城镇整治复查验收免考单位名单。注重长效管理,深化“四位一体”长效保洁,全年投入“四位一体”保洁费用757万元。发挥“四个平台”和全科网格作用,落实路长、河长、池塘长、弄堂长等制度,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提升小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和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能力,确保“六乱”无反弹。发动热心群众、志愿者参与城镇管理,引导群众共同维护良好镇容环境。
四、注重办实事解难事,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
社会保障持续加强。扎实办好民生实事项目,全年民生类财政支出占比达81.5%。全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7802人,居民医保参保15368人。推进养老服务提质扩面,7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行社会化运作。积极推进“大救助”体系建设,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567万元。加强住房保障,建成安置住房568套,解危城镇、农村住房8户、完成农房集聚148户。扎实推进镇村两级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站建设,切实保障好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坚持教育均衡发展,有宝幼稚园迁建项目完成主体建筑工程,成人技术学校完成搬迁,获评全县首批语言文字规范化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稳步实施,国家卫生镇创建顺利通过市级评审,在全县率先实现省级卫生村全覆盖,新市镇农贸市场成功创建省级三星级农贸市场。提升文化惠民水平,举办首届“记忆中的澉浦年味”等大型文化活动10场,开展送戏下村、送戏入户等演出43场,六里村完成省级多功能体育场地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全面推进睦邻客厅建设,完成澉浦居委会调整优化,六里村获评首批省级农村引领型社区。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化“平安澉浦”建设,打好“平安建设提升战”,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全面启动“智安小区”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全镇专职网格员配备率、培训率、考核率均达100%,全科网格规范提升工作成效明显。开展“清初访、查重访、化积案”工作专项破难提升行动,加大矛盾纠纷调解和信访调处化解,切实做好重要时段维稳安保工作,实现平安建设十三连冠。深化“三治融合”,推进“三社联动”,建设“三治主题公园”,六里村被评为市级“三治融合”示范村。扎实做好人民武装、民兵预备役、人防民防、双拥优抚工作。重视安全生产、消防、食品药品、防台防汛等工作,完成市级规范化基层食安办创建。
五、注重转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南湖重要讲话和对浙江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社情民意大走访、‘八八战略’大宣讲、思想观念大解放”活动和“讲政治、守纪律、敢担当、有作为”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干部的履职担当能力。坚持依法行政,确保重大决策阳光、透明、公开,自觉接受镇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大对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的常态化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厉行勤俭节约,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坚决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 在镇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收到代表们提出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共30件,其中:涉及交通方面10件,城建方面10件,农业方面5件,综合执法方面2件,两新建设方面2件,社会服务方面1件。澉浦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召开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办理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办理工作并直接答复代表本人,按时办结率达100%,代表对政府办理工作态度的满意率达100%。截至目前,30件意见建议中有27件已经得到解决,3件正在解决过程中。通过意见及建议的办理落实,政府决策施政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总结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是: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数量不多,缺乏带动性、辐射性强的重大产业项目;科技创新的引领力有待提高,发展后劲仍需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任务依然艰巨,公共服务的水平与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社会治理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在自身建设方面,一些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担当精神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为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