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徐用福官居闲职不同,其兄徐用仪则是清末朝廷重臣。而就在疏浚泖河工程竣工16月后,即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徐用福还在满怀感恩之情地遥谢朝廷对其治理泖河工程予以嘉奖的时候,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8月11日他的兄长徐用仪,因反对朝廷支持义和团,随着以他为代表的主和派在廷争中的失败,而被朝廷诛杀。
早在甲午海战之前,徐用仪和孙毓汶等人就是坚决的主和派,并毫不犹豫地站在主战派的对立面。其实,从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为自己挖好了坟墓。徐用仪的仕途可谓顺利,他是咸丰九年(1859年)顺天乡试的举人,3年后,同治元年(1862年)充任军机章京 。第二年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后来又迁任鸿胪寺少卿、大理寺卿,再升工部右侍郎。很快又充任总理衙门大臣,并历任兵部侍郎、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清帝国重要职位。
光绪二十年(1894年)这一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应该记住的一年,因为它在中国古代干支纪年的排列为“甲午”年。这年五月,日本军队登陆大清属国朝鲜的仁川港,并直抵汉城。6月,日军突然进入皇宫囚禁朝鲜国王。得知此消息后,大清国内一片哗然,主战之声不绝于耳。很快,主和派枢臣孙毓汶被弹劾罢免,帝师翁同龢接任其职。宫廷之上,以翁同龢等人为首的主战派与以徐用仪为首的主和派争执不休。徐用仪有着非常清醒的头脑,他认为比起西方列强,日本虽小,但其实力却远远超越大清。因此,他提请朝廷“未可轻敌”。此时,徐氏的心里对自身的处境是很清楚的,他曾对他的世侄,官居翰林院侍讲学士的朱福诜说:“‘历观前史,凡主和之臣,皆为人所指摘’,但依目前的形势,我不得不这样做。”朱福诜曾劝他“乞身而退”,远离是非之地,但他却说:“如果我这个时候离开,就成了心怀怨恨、心胸狭窄之辈,别人会怎么看我?”。后来,他曾写信给朱福诜说:“受恩越重,报称越难,深切地感受到时事的不可为。可见他对自己艰难的处境,是完全清楚的。只是为了报答皇恩国恩不得不为之。果然,随着主战派的呼声日盛,徐用仪被削职罢官。七月,光绪皇帝在翁同龢等人的纵容下,正式下诏对日宣战。其结果并没有像主战派所预期的那样,仅仅两个月后,中国驻军就完全失去对平壤控制权。消息传到朝廷做出反应,北洋水师便在黄海惨败。此时,徐用仪和孙毓汶心急如焚,不顾自己被罢官的处境,四处奔走,于十月六日拜防大清总税务司赫德先生,请求他出面劝说各国调停中日战事,以求早日停战。这位赫德先生是一位英国人,19岁便来到香港接受翻译培训,随后被派驻英国驻宁波领事馆担任中文翻译。23岁时又调到被英法联军占领的广州。一年后,他辞去英国领事馆的工作,受清政府委任,进入中国海关,任广州粤海关副税务司,四年后,他正式接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之职。此后他被清政府授予按察使衔,从正三品,一直晋升到正一品。清政府之所以如此看重这位外国人,并非像很多人所理解的那样,是为了拍洋人的马屁,而是出于对这位正式入士中国宫廷的外籍臣子的信任。据说,他本人颇以自身作为中国官方雇员的身份而自豪。渐渐成为大清外交的幕后顾问,在国际事务和与列强的交涉中尽力维护中国人的利益。此间,他甚至拒绝了英国政府任命他担任驻华公使的邀请,继续为大清服务。此时,徐用仪与孙毓汶找上门来,就是想听听他的主意。他们从下午四点,一直谈到六点,两位中国官员甚至痛哭流涕,希望能够听到好的建议。足见其用心良苦。但是,这一切已经无法逆转大清国的厄运,直至第二年的正月,大清经营多年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万般无奈中,清宫被迫走上了停战求和的道路,最终《马关条约》签订。(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