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电话:0573-86513310
举办单位:海盐县澉浦镇归国华侨联合会 海盐县澉浦镇台胞台属联合会

扭秧歌·演小戏·集体舞 ——记新中国初期澉浦惠泉村农村文化活动

网站编辑:海盐县澉浦镇归国华侨联合会 │ 发布时间:2019-04-01 

新中国成立前,农村文化活动很少,小时候在家乡仅能看到农家婚丧喜庆上的骚子歌、五梅花以及牌子演唱等。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些活动渐止,同时开始流行新式的文化活动。

最早出现的是扭秧歌。澉浦地区在上海工作的人很多,上海人迎接解放军入城仪式上的扭秧歌,很快传到家乡,那时,我家邻居许大妈居住沪上的儿媳许桂珍正好在家照顾老婆母,她非常热心,把秧歌的歌曲歌词和舞蹈动作传授给了老家六里乡惠泉村(现澉浦镇南山村)的一批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当时秧歌的典型伴唱是《解放歌》和《四季歌》,至今我还记得《解放歌》的歌词:“今早要唱解放歌,解放日脚真好过,只要我伲勿懒惰,有吃有穿有工做……”(适用沪语演唱)秧歌活动常活跃在节日游行、村民大会和小镇早市上,有时也在田间小道上表演给忙着农活的乡亲看。参加秧歌活动的都是青少年,自发组织,志愿义务,不用公家经费,甚至用自家的红被面围在腰间做装饰舞裙。

1951年,惠泉村几位热心青年组建起业余文工团,开始自编自导自演越剧小戏,题材有打鬼子、抓特务、抗美援朝、互助合作化等。文工团因陋就简,如表现敌人纵火的场面,由一人口含一大口火油,喷向点着的媒纸,观众就会看到一片火光冲天的景象。那时常开村民大会,文工团主要在本村开大会前宣传演出或会后余兴演出,有时晚上也在本村搞专场演出,或到镇上、邻村去交流演出,形象地向农民群众宣传各时期的形势任务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不久,各行政村纷纷办起以识字扫盲为目标的农民夜校。惠泉村因夜校教师徐锦良和一批学员积极分子的努力,办的更是有声有色,使一大批青壮年摘掉了文盲帽子。夜校每晚学完文化课后,开展跳集体舞活动,把课桌凳搬到四周,全校四十多位学员围成一圈,唱着“找呀找呀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3-1-1-1-4-3-2,2-1-7-1-2-5-5……”(简谱曲调)等舞曲, 翩翩起舞。一时间,形成了一股既简易又活跃的农村文化氛围。

后来,“大跃进”运动掀起,成日成夜的生产,使这样的农村文化活动渐渐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