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流动电影队下来放电影是卖票收费的,每张票三分、五分。放映点一般都设在学校操场或者有封闭环境的地方。像城南小学操场是经常放映电影的地方。卖票在对面方家,院墙上出一个小洞卖票。当时格辰光农村里比较穷,三分、五分也勿是所有人都能够享受的。很多人就站在院墙外面西街上看幕布后面的“反面电影”。后来放映队在幕布后面加了一块布遮挡,反面电影就看不见了。一些大小囝甚至年轻人就从西南角院墙上爬进去。爬到墙上,先伏在上面观察,如果下面巡查的人走开了就跳下去,一跳下去赶急跑进人群里就勿会被巡查人员抓住了。不过还是有不少人被抓住送到门外的。至于基层生产大队里一般是不会去放电影的,所以老人、小人很少有机会看电影。
公社电影队成立后,基层偏远的地方也能看到电影了。记得我第一部放的故事片是《春苗》,讲赤脚医生的,还有《火红的年代》,讲大炼钢铁的。《青松岭》,歌颂新人新事的。还有一些其它片子,大都是带有文化大革命意识的片子。
电影队每个月会公布当月电影轮流放映的顺序,哪部片子哪个大队在什么时间放映都很清楚,都会轮着的。群众比较安心,不再出现搬梯子、爬墙头看电影的情况。但一到轮着这个点上放电影,小人、老人还是会老早就来。老人都会搬个长凳啊、竹椅子啊,提前来占个位子。有时候家务忙,老人放下凳子占好位子还要回家去做家务。电影场上大一点的小人最闹猛,他们不坐在凳子上,在场上跑来跑去,其实并不是看电影,只是难得有这种热闹场面,凑在一起轧轧闹猛,疯一疯。年轻人总归要到差勿多辰光才来,一般也不拿凳子,站着看电影。正在找对象的,碰着看电影会悄悄约在一起。格辰光农村里还比较封建,即使已经“对亲”的对象也勿是经常能在一起见面的。轮着放电影了,男女双方才有机会约在一起看看电影。至于小小囝,大都数是嗲嗲、亲亲带在身边看电影的。
到1976年,记得是6月份,公社电影队增添了一部长江牌16毫米放映机,加上原来的8.75毫米放映机,有了二套机器,又招进了北湖大队的卫星,四个人,组成二个放映队在全公社巡回放映。16毫米机放映质量比8.75毫米好多了,后来大多用16毫米放,不过8.75毫米也经常要放的。到了七十年代后期,市面上电影片子也多起来了,电影的题材、内容也丰富了,群众看电影的情绪也更高了。记得78年那次放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16毫米机放的,真的不得了。当时长山河已经开好了,公社造了一个大礼堂。现在看看这个礼堂完全是个危房,人字梁加上水泥檩条搁在墙头上,成了大礼堂的屋顶。地面是泥地,地面上用砖头砌些墩子,用水泥檩条搁在砖头上,上面用红漆画上线隔一隔编个号就成了座位。在当时,这个大礼堂是当地最高档的影剧院了,天晴落雨都能够放,日里厢四面窗上用黑布挡一挡也可以放。《三打白骨精》一部片子接连放了三天三夜,每天上午放一场,下午放两场,晚上放两场。真叫做“人满为患”。卖票的窗洞口人头上面爬人,挤得没办法卖票。吵相骂的,打相打的都有。派出所也来人,公社里各个站办都派出人来帮助维持秩序。如果不是因为三天后这部片子要轮给其他公社放映,估计还可以再放几场。可见当时群众对看电影的情绪实在高。
造起了澉浦影剧院。
文化大革命十年,过去的文艺作品基本上全部被打到,群众能够看的只有几部样板戏和少量电影。八十年代初,各方面都开始在恢复,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非常迫切。公社党委作出一个决定:造一个影剧院。这个决定在群众当中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格辰光,公社机关和站办办公都轧在一座老房子里。老房子后面楼上隔成小间给外地干部住宿兼办公,不少外地干部借住在周边的群众家里。党委没有考虑先造办公楼,而是根据群众的需要先造一座影剧院。
讲么讲造影剧院,其实当时公社经济是非常困难的,影剧院的建造还是因陋就简。图纸是公社建筑队和业余人员共同设计完成的,请县专业部门审查了一下。人字梁是用大洋桥下面拔出来的河桩木做成的。大洋桥是老沪杭公路上的一座老桥,建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河桩木是进口洋松,长十七、八米。拔出来看看保存得非常好,一点也没有腐烂。用了二辆平板车一根一根拉进城来,为了把这些河桩木锯成合适的人字梁,把锯板厂两面的墙头也拆掉了。锯的辰光,用四个人扛起河桩木一头,另一头放在锯板机上,锯板的人做指挥,慢慢地把木头送进锯板机。锯了好几天,才把人字梁锯好运到工地上。现在看看房子的结构很不牢靠:水泥梁条架在木头人字梁上,22米跨度的人字梁直接安放在墙头上。好在我们这里没有地震,要是有地震的话一震就震塌了。不过这是海盐全县第一座农村影剧院,耗费了10来万元钞票。在群众眼里,当时真的算得上是非常豪华:有120多平方米的舞台,既能演出,也能放电影。座位有933个,是木头翻板凳。与老礼堂坐在水泥长条上,或者在室外自己带长凳看电影真是天上地上。澉浦影剧院80年动工,造了一年多,到1981年5月份造好。后来六里、通元也跟着造起了影剧院,比澉浦的造得要好一点。
影剧院造好后,公社决定买一套35毫米放映机,开始打算买一套座机的,因为缺经费,就买了一套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出的井冈山牌被包机,总共九千多元,钞票还是从社办企业石料三厂调拨过来的。
在购买35毫米放映机的同时,我与祖华两个人去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培训。培训上课的工程师是海盐横港人,老乡见老乡,同我们蛮要好的。总共培训了廿天,包括35毫米放映机的使用、保养、故障处理和一般性故障的修理。电影院人员也增加了几个。刚开始公社流动放映队还是继续下乡放映的,后来流动放映不搞,集中力量放电影院,是电影院人手顶足格辰光,总共有七、八个人。当时电影院职工工资也蛮少的,开始是29元5角加2元粮差补贴,总共31元5角,后来逐步加到37元5角。
八十年代是电影最闹猛的辰光。
澉浦影剧院造好后正式开场电影是1981年6月1日,放映《庐山恋》,是一部宽银幕电影。喔唷,想想1978年放映《三打白骨精》已经闹猛得勿得了。放《庐山恋》更加不得了。一方面澉浦从来勿曾有过介好的场所,今朝第一趟放电影,覅讲小青年要来轧闹猛,就是老头子、老太婆都想要来看看场面。二则过去下乡流动放电影,都是8.75毫米,最多是16毫米。现在电影院放宽银幕。交关乡下人连听多呒没听到过,都要想来见识见识。电影院面前真是人山人海。当时已经做了准备,除了卖票窗,朝东面又开了一个卖票口。两个卖票窗口人叠人。力气小的人根本买勿着票子,大多数人都是站在场上看闹猛。勿少人觉着自己手里有几张《庐山恋》票子是蛮光荣的。也有交关人托人预订票子,这个场子买勿着就订下一场,今朝买勿着就订明早甚至后日。这部片子从6月1号开始放,连放三天,每天下午一场,晚上三场。其中第二天、第三天上午又加一场。晚上第三场放好以后要快半夜了,但看的人还是客满。本来下半日可以放两场,你晓得为啥放一场?因为六月份天气已经蛮热了。当时格辰光没有钞票,电影院造好后勿要说空调,连吊扇都没有装。白天放电影门窗都要关好,介多人闷在里头真是热得勿得了。场子里除了电影声音,切切咵咵都是扇扇子的声音,所以下半日安排一场。夜里么好一点,门窗全部打开,热气可以放出去,所以安排放三场。前后总共放了十三、四场,每场千把人,算上去相当于全公社每个人都看了这部《庐山恋》,不少小青年连看了两场。
八十年代是电影最闹猛的辰光。印象最深的像国产片《少林寺》、《神秘的大佛》,台湾片《妈妈再爱我一次》等,后来县里又来放映立体电影。格辰光片子已经相当多,现在记也记不灵清。不过需要放映的地方也多,电影拷贝不够,就采取跑片。也就是一部电影片子出来,一天当中要安排好几个地方放映。譬如讲先在长川坝(今秦山镇)放,第一盘拷贝放完,马上派人送到澉浦放,澉浦放完马上送到六里,六里放完马上送到通元。第二盘拷贝同样这样传递下去。一部电影五六盘拷贝,轮到最后一个放要迟个把钟头,所以大家都想方设法抢在头上放。有的新片子出来,不跑片的话,一般会安排在一个地方放三天。如果先安排在澉浦放,长川坝、六里埝靠近澉浦地方的人就会到澉浦来看,他们的生意就少了。同样,如果先在六里或者长川坝放,澉浦的生意也要受影响。所以有新片子出来各个电影院会走门路、想办法抢着先放,好比得现在一部新电视剧出来的“首播”权。
除了放电影,电影院里还有各种演出。当时设计辰光,就考虑也要能够演出,所以叫影剧院。舞台下面是化妆间,不少正规的剧团都来演出。主要是演越剧,老年人特别喜欢。一般是下半日一场,晚上一场。下半日主要是中老年人,晚上青年多一点。八十年代早、中期,看戏的人也是蛮多的,生意好的话,第二天、第三天还要演下去。除了请专业剧团来演,本地的业余文艺、学校也在影剧院演。业余文艺演出,影剧院不卖票、也不收费,纯粹是服务的。
澉浦地方喜欢文艺的人是蛮多,喜欢到台上去唱唱跳跳。记得1987年,文化站搞了一次现场报名卡拉OK演唱。本来估计唱的人是有的,唱个把钟头应该没有问题的。啥人晓得演唱会从上午8点半正式开始,一直唱到下午2点多,足足唱了6、7个钟头,吃中饭也没有停,看的人场子里坐满,后来还是硬煞车才结束。唱的人不少后来成为了地方上业余文艺骨干。
九十年代电影开始走下坡。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电影逐渐走下坡路了。八十年代一部电影片一个乡镇安排三天,每部片子最少要放三、五场。到了九十年代三天中最多放三场,甚至到第三天只有几十个人看。后来就安排二天,每天放映一场。再到后来每部片子一个乡镇安排一天,电影院收入减少很多。
电影放勿出一方面是家庭电视机普及,各家各户吃好夜饭一家门坐在沙发里适适意意看电视,勿高兴出来看电影。另一方面,进入九十年代后,各方面的文化娱乐多起来了,像唱卡拉OK啊,到舞厅里跳舞啊,游戏室里打游戏啊,打桌球啊,样样式式开始多起来。澉浦镇上,又造了文化中心,由镇文化站管理。里面卡拉OK厅、舞厅、图书室、录像放映厅、电子游戏室、桌球都有。小青年都到文化中心去了。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勿但电影院不景气,文化中心同样经营勿下去了。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集镇上的人都走掉了。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勿管是镇机关、站办,还是学校或者是镇里的一些县属单位、部门,晚上都是住宿在镇上的。到了九十年代后期,一窝蜂都到县城去了。各机关、单位、部门都到县城去造房子、买房子,分给职工,原先乡镇造的房子都空掉了。卖也卖勿掉。再后来,家家人家到县城去买房子。小人读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也都千方百计弄到县城去。乡镇里街路上夜里鬼都捉得出的(指晚上人很少),啥人还来看电影?电影院只有学校每个月来包两场放给学生看看。
到二千年后,澉浦影剧院被鉴定是危房,连学生包场也勿可以放了,只好带了机器到学校去放电影。像这种情况不是只有澉浦,六里、通元乡镇的电影院也都停掉了,不放电影了。我们通过关系,每个月带着机器到这几个乡镇,利用这几个乡镇的影剧院给学校学生放包场电影。
再后来连给学生包场也不放映了,电影院职工全部自谋生路。有去踏三轮车的,有去养猪的,也有去菜场卖菜的,像我嘛开个小卖部。现在我们这批人都退休了,孙子孙囡也蛮大了。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二千年,做了一辈子乡村电影放映员,看到了乡村电影从起步到繁荣再到衰退,后来农村里看勿到电影了。不过,现在电影在城里面还是蛮吃香的,宽银幕、环绕立体声、小包厢。还有啥个3D电影、四维电影,我叫都叫勿出来。听说看场电影要几十元,放在七十年代,看一辈子电影也用不了几十元钞票。原本想农村从今往后不再会放电影了,啥人晓得,有一次黄昏辰光我散步走到村部边上,噫!场上绷了一块小银幕,一问,说要放电影。十、廿年没有看见小电影了,一时好奇,就走过去看看。放映机只有一本《辞海》大小,只有一个放映员在操作,看不到电影片子。放映员拿出一个手指头大小的东西说:电影片子放在这里。我有点怀疑,吤小的一只东西能放进去一部电影片子?放映员笑了:“能放进几十部片子哩!”放映员晓得我以前是电影放映员,就仔细给我讲:以前放电影用的是电影片子,一部片子要装满一箱子。现在叫“数字电影”,一只小卡里可以装进几十部片子,放电影只要一个人,轻轻松松。放映员一边说一边打开了电源。嗬!声音、光亮度都比从前的“8.75毫米”好多了。
想想社会发展真是快啊,改革开放四十年,别样勿讲,单单看看银幕的变化,我们就都跟不上形势了!不过,总归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社会发展总是这样的吧!
曾经的澉浦影剧院
访谈者 周乐训
口述者 顾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