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与其说它是一个概念,不如说它是一种共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生命记忆,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澉浦建镇于唐开元年间,是千年古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非遗”保护成果显著,目前,已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六项(海盐宣卷、蚌精灯舞、澉浦铁画、箍桶技艺、澉浦夏布制作技艺、澉浦婚俗)、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三项(蚌精灯舞、澉浦婚俗、箍桶技艺)、获得省级非遗项目申报资格一项(箍桶技艺)、其中蚌精灯舞表演者许玲芬先后被认定为县、市级非遗传承人。
澉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澉浦人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内含着澉浦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澉浦地区文化生命的密码,它是澉浦人创造力的高度展现,是体现澉浦人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也是所谓文化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为拉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距离,传承保护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守护我们永恒的精神家园,澉浦镇于2014年5月建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2015年澉浦镇所属各村建设的文化礼堂都融入了非遗的元素,2016年3月,澉浦镇文化站、张元济图书馆澉浦分馆联合举办了首届澉浦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镇、村巡回展。2016年3月28日,举办了“澉风古韵”非遗专场演出,体现了澉浦社会与公民的文化自觉与社会良知的具体实践。
澉浦部分民俗文化“非遗”内容介绍:
箍桶2015年9月,澉浦箍桶技艺被列入嘉兴市第五批市级非遗名录。2016年3月,澉浦箍桶技艺更上一层楼,又获得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资格。箍桶技艺在澉浦由来已久,已有上千年历史了。当地有 “造屋寻着箍桶匠——敲得应天响,造来不等样”的民间谚语。
民国时期的江浙一带,家家都用木桶、木盆,姑娘出嫁时马桶、大小面桶、脚桶都是必不可少的嫁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澉浦地区的箍桶业都较为发达,箍桶匠人很多,(又称“圆木师傅”)。镇上有“圆木社”,“箍桶店”,更有大批挑着箍桶担穿街走巷上门服务的箍桶匠。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塑料、白铁、铝质、以及不锈钢等各种质地的盆、桶制品出现,使箍桶业日渐衰落,箍桶手艺面临失传。2013年,澉浦镇以文化基因植入为灵魂,加强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在县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五味村之一的澉东村,和南北湖旅游集团合作,成立“百匠坊”,引入 “箍桶”等传统手工技艺进行活态展示,使这项传统手工技艺得到了有效保护与传承,还吸引长三角地区的游客纷至沓来一“购”为快。
蚌精灯舞 蚌精灯舞,又称“渔夫与蚌精”,是流传在澉浦地区的民间舞蹈,现列入嘉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传统舞蹈类。一般在庙会、灯会场合表演。2014年4月央视栏目聚焦海盐的“非遗”,在海盐五味村的澉东村古戏台上录制,使澉浦的“蚌精灯舞”在全国观众面前大放异彩。
铁画 用铁片和铁丝锻打焊接成图画的一种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一般涂成黑色或棕红色,作成挂屏、挂灯等。铁画工艺主要是借鉴国画的水墨,章法,布局,线条简明有力,苍劲古朴;综合了古代金银空花的焊接技术,吸取了剪纸、木刻、砖雕的长处,另有一番情趣。首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之一的澉浦铁画艺人李颂章创作的铁画作品有人物木石、山川风景、花鸟草虫等不同种类,展现了国画黑白相间的风韵美,西画层次分明的立体美。
滚灯 澉浦灯会习俗由来已久。凡五谷丰登或社会上有重大喜庆之年,澉浦城里就要在元宵节举行盛大灯会,俗称“出灯”。最好看的要数滚灯。澉浦是海盐滚灯的发源地之一,滚灯在澉浦也称英雄灯。滚灯系用十多根粗阔竹条扎成球形,中悬小球,蒙红绸即红心灯、蒙黑绸即黑心灯,也称文灯和武灯。滚灯表演有九套二十七个动作,技巧高超,最吸引观众。
海盐腔 海盐腔曾被列为明代四大声腔(海盐、余姚、弋阳、昆山)之首,在南戏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海盐腔出于海盐澉浦杨氏世家,元代澉浦杨梓在与戏曲家贯云石(酸斋)的交往中,对当时的南北歌调与村坊俚曲进行加工,逐渐形成以“腔调清柔婉折”、“体局静好,以拍之为节”、“音如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近一刻”为特色的声腔。一度失传,目前正在抢救还原。
骚子歌 骚子文书是以文学本子(手抄本)为基础,用海盐方言说唱为主要表现形式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性说唱艺术。其表演主要采用站唱、拆唱,也有走唱或坐唱等形式,具有它自己的独特风格。骚子歌是海盐民间待佛仪式的歌谣,与我国戏曲鼻祖四大声腔之一的“海盐腔”有着一定的渊源。 澉浦的骚子歌表演唱《农家乐园迎客来》曾荣获浙江省村歌演唱大赛金奖。
牌子 牌子即坐唱班。表演者自奏自唱,一人兼演数角。澉浦牌子惟杨氏“四知堂“一家,制作发端为海盐腔。杨氏牌子备有灯箱、平台等道具十余副。杨氏牌子,生旦净末丑齐全。杨氏牌子,代有名人,且技艺卓绝。在嘉兴庙会时,府县牌子集聚献艺,同行们对澉浦牌子的演唱技艺给予很高的评价。后此业逐渐终结。
澉浦婚俗 旧时缔姻,重父母命媒妁言。婚嫁礼仪,明代前期、中期比较简朴,后期起逐渐繁靡,重繁文缛节,历有清一代,一直延续至20世纪30年代。形式丰富多彩,富有地方特色。
澉浦婚嫁习俗有婚前习俗(提亲、拿八字、对亲缔结婚约、馈赠聘礼、看日子、置备嫁妆、送贺礼、暖新床等。而澉浦地域特有的仪式还有设筵待佛敬神,演唱二天二夜文书,请骚子先生为主人主持仪式)、发妆迎娶(男方送结婚礼服、女方发妆、嫁妆中红漆马桶必备称为“子孙桶”、男方发轿迎娶、喜娘为新娘开面、梳头,着装披帔上轿、哭嫁、男家迎娶)、婚礼仪式(开堂、拜堂、吃花烛酒、迎花烛、入洞房、撤帐、挑盖头、行见面礼 “开金口”、分红包“结缘”)、结婚喜筵(坐席、谢席、上花坟、“扫蚕花地”、吃“交杯酒”),闹新房等以及“望早(宴舅爷)”、 “回门”、“宴新亲”、“谢媒”、“大满月”、“歇夏”等。
澉浦灶头画 灶头画是嘉兴地区民间美术的一种形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艺人以灶头为载体,用绘画颜料在灶壁的各个部位绘制图案,又称“灶画”、“灶壁画”。旧时,不论是两眼灶还是三眼灶,从灶山、烟箱到灶身都画有各种不同的图案,配有不同内容的吉祥文字。目前,澉浦、通元等地都有灶头画传人。
民乐器制作和演奏 澉浦民间活跃着一支老年乐器演奏队,演奏用的弦乐器系澉浦手工艺人林虎制作,原材料均取自当地山林,他制作的二胡不但音色美,而且外观可与“专业级”媲美。琴身用的是当地上好的木材,琴膜用的事蛇皮,弓杆是用山上的细竹子做的,弓毛是钓鱼丝……每一把都细细地上过漆,每一个弯角都打磨得很光滑,每制作一把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故品质上乘,远近闻名。
庙台戏 澉浦旧时寺庙众多,凡逢庙神生辰请戏班来庙演出,以祈求为民造福。乡民称“庙台戏”。有戏台的庙共有三处:“镇上城隍庙、长山黄道庙及王家桥的吴越王庙。庙台戏春天居多。民国以后,上演的多是京剧。后有文明戏、髦儿戏。抗战胜利后,多为越剧、杭剧等戏。庙台戏原意是演戏酬神,群众观戏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