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电话:0573-86513310
举办单位:海盐县澉浦镇归国华侨联合会 海盐县澉浦镇台胞台属联合会

《澉水志》中国第一部镇志

网站编辑:海盐县澉浦镇归国华侨联合会 │ 发布时间:2019-03-21 

  南宋澉浦人常棠编纂的《澉水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镇志。《澉水志》在中国方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但开镇志先河,而且是史志中的上乘者。明韩邦奇评《澉水志》是“绝特之作”,“体例谨严,藻不妄抒”。清代,《澉水志》被收入《四库全书》并称:“叙述简核,纲目该备”,清人周中孚则赞之:“叙述赅括,体例谨严,而文尤雅洁”。当今,凡论中国方志的书籍,都认为《澉水志》是一部名志书。日本学者也很推崇该志,是南宋方志中的“贵重者”。

     《澉水志》为何闻名?

     首先,《澉水志》对方志理论有较大的发展。在认识上,镇尹罗仪甫、作者常棠将镇志提高到必修的地位,“六曲不作,无以考周家风土……,图籍不收,无以知秦人山川……,此澉水志不可无也”,况府志、县志记载镇况太简,“使不讨论闻见”,因此编写镇志对治镇安民就十分重要,且“澉浦人物繁阜,不啻汉一大县”,编志就更必要。在方法上,则主张广辑资料,与有识之士讨论,不匆忙凑章,严于史实,尤要“正订稽考”,“订正尤详”。在体例上,强调与府县志同样纲目具备,而记述上却与府县志洋洋大观不同,应言约事尽。《澉水志》这些对方志理论的认识和实践,不但首创了镇志,而且对以后方志的编纂特别是对镇志的编纂,具有指导性,影响颇大。

    其次,《澉水志》具有体例严谨,言简意赅,文采雅洁的风格。全书门类齐全,条理清晰,记述全面,共有八卷,分地理、山、水、廨舍、坊巷、坊场、军寨、亭堂、桥梁、学校、古迹、物产、碑记、诗歌十五门,而书仅五十六页,可谓体例严谨。言简意赅,是《澉水志》的特色,如述“形势”:“镇南面诸山峻秀,东与北多低矮白山,不种林木,东枕大海,相望秦驻跸山,实为险要。”抓住山海特征总括,点出澉浦地理形势险要。而文采雅洁,在《澉水志》中随处可见,如“山门”记泊橹山:“在镇西之三里,高冠诸山,《舆地志》云,始皇渡海泊橹此山,因名。旧传,昔海舟泊此山下,后沙涨接镇境。”文句简洁,而“始皇渡海”、“海舟泊山”又富含雅趣。

    第三,《澉水志》史料十分珍贵,可补正史不足,可给治史参考。如关于秦始皇东巡,正史只记到会稽,至于东巡情况、路线、不载,是否经过海盐沿海一带,学术界说法不一。《澉水志》则作了肯定的记载,共有三处,两在“山门”,介绍“秦驻山”说:“始皇东游曾住此山”,介绍“泊橹山”说:“始皇渡海泊橹此山”。一在“古迹门”,道:“始皇欲作桥渡海,后海变洗荡沙岸,仅存其一。”又对孙恩、黄巢农民起义在澉遗迹记述,提供了农民起义军事活动线索,有史料价值。

     第四,《澉水志》在市镇历史文献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商品经济大潮中,研究市镇,古为今用,是当今史学家的新课题。澉浦是浙北名镇,而历代修志甚盛,是研究的典型之一。凡镇志,明清较多,宋元较少,而《澉水志》则是佼佼者,因此博得市镇史学家的青睐,在中国市镇历史文献研究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最为可贵的是,《澉水志》记载了澉浦镇发展的历程,从中可发现市镇机制与建制的嬗变过程,从而体现出江南沿海市镇的起源、政治、经济、文化的特征和模式。市镇研究史专家陈学文教授有多篇专文研究《澉水志》和澉浦,从中亦可见《澉水志》价值之高。

袁增培          

     (原载1998年1月16日《海盐报》)